#

#
林海日报官方微信
#
林海日报官方微博

字号

A- 小

14

A+ 大

日产万米的回忆

郭卫岩
2022-08-14
4217

       1958年5月2日,《人民日报》第一版“用朵朵鲜花庆佳节献礼五一劳动节”版面,其中报道了大兴安岭伊图里河林业局提前8个月完成木材生产计划。随着“日产万米”登上了人民日报的贺电发来,全局上下一片沸腾,使伊图里河林业局干部职工的劳动热情更加高涨。

       在那个开发建设的火热年代,仅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伊图里河林业局就创造了“日产万立方米”木材生产记录,永载中国林业史册,成为全国林业战线的一面旗帜。

       我叫蓝百福,今年91岁了,出生在黑龙江突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1953年来到伊图里河林业局参加工作。那时候林业局刚刚成立,先后在林业局从事过木材采伐、火车装车、集材等工种。

       刚上班那会儿我才18岁,那个年代条件非常艰苦,可是人们却充满热情,干劲十足。我从牙克石倒车,坐着苏联司机开的小火车,走走停停,用了三天三夜才开到伊图里河。下了火车,我又走了十多个小时的山路才走到我所在的工队报道。

       那个年代伊图里河林业局根本看不到人烟,全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森林。我们工队有50多人,一个帐篷住了20来人,帐篷四处透风。喝的是雪融水、冰融水,睡的是小杆搭成的大通铺,因为当时林区吃菜困难,部分职工还患上浮肿病。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开始了一天的木材生产工作了。我们采伐工两个人一个组,吃完早饭后,带上中午的口粮窝窝头和卜留克咸菜就出发了。我们一个人扛着“大肚子”锯,另一个人扛着“大斧子”,“大肚子”锯也叫二人拽,长度大约1.6米,因为中间锯齿向外突出,形状像孕妇挺起的大肚子而得名。开发建设初期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,冬天气温经常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。西北风刮在身上,手脚冻得像猫咬似的疼痛。山路上的雪都没过了膝盖,很是难走。感觉冬天最冷的时候,气温能达到零下五六十度左右,每次出工没走多一会我们的狗皮帽子就上白霜了。

       那时候的树木有吃饭的圆桌子那么粗,直径都在70、80 厘米左右,粗得一个人抱不过来。到了伐区,我们就开始一天的采伐工作了。“大肚子”锯伐木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,树木的一边一人哈着腰,把锯端平,你推我拉,一来一往地锯树,就像流传于东北地区的儿歌唱词“拉大锯扯大锯,姥姥家唱大戏”一样。伐树时先拉出下楂,下楂有向下倾斜角度的一道锯口,还可用大斧砍出下楂,一般深度要达到树干粗度的四分之一,这样有利于树木顺利倒下。然后再拉上楂,到树木开始倾斜,发出嘎、嘎的叫楂声。伐木人开始喊山了,“顺-山-倒-了!或者是横-山-倒-了!”提醒旁人树倒的方位,以防砸伤同伴。语调悦耳悠扬,满山回音缭绕,经久不息。

       那时候运送木材的工具主要是马,还有就是靠人拉木材到楞场。我们冬天伐木,夏天打草,草主要是喂马。炎热的夏天,蚊虫叮咬,林子里一点风也没有,闷得人透不过气。由于当时交通不便及运力限制,楞场往往设立在河边,伐完木造成楗子运到楞场归楞,待到每年春季冰河解冻、桃花汛下来的时候,流送木材出山。

       1958年,内蒙古大兴安岭伊图里河林业局在“五一”节前夕,提前8个月,人马平安地完成原定全年生产35万立方米木材的国家计划,迅速掀起声势浩大的生产高潮。首季连续组织了8次生产高潮,日进材突破万立方米以上,曾几次出现过超过日产量计划一倍乃至数倍的生产高峰。

       那一年4月份冰雪开化山场泥泞,给集材和运材带来了困难。林业局采取措施,抢修公路岔线,把集材距离缩短一半左右,提高了集材效率。开展“五比”,即比先进思想、比干劲、比设备、比条件、比指标。变闲季为忙季,变淡季为旺季,克服困难,打破了二季度是淡季的陈规,使生产不断跃进,“七一”前完成全年计划任务42万立方米,献礼党的生日。

       如今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,我依旧感觉热血沸腾,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。几代伊图里河人用辛勤和汗水甚至是生命谱写了扎根林区、爱岗敬业、默默奉献的精神。今年就是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了,如今的伊图里河林区已“破茧成蝶”、脱胎换骨。我期望新一代务林人要传承好林业人艰苦奋斗的精神,为保护和建设好祖国北疆这片绿色林海做出应有的贡献,让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。(蓝百福 口述 王刚 整理)

分享至微信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 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分享至头条
打开头条, 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