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

#
林海日报官方微信
#
林海日报官方微博

字号

A- 小

14

A+ 大

难忘林区往事 ———访林业部劳动模范、全国列车化运材纪录保持者姜志良

姚旭峰
2022-08-15
1857

       本报记者赵兴祖

       实习生张馨月

       “林区的山道九岭十八坡,记得我第一次开运材车,心里害怕,就让装车工只装半车木材。后来,我克服重重困难,熟悉了线路,掌握了机械性能,每趟拉的木材也就越来越多了。”电话那头,林业部劳动模范、全国列车化运材纪录保持者姜志良老人说起第一次开运材车的情景,记忆如新。

       现年88岁的姜志良,生活在陕西省西安市,过着幸福的退休生活。和林区众多第一代务林人一样,姜志良从战争年代走来,在岁月的流转中,经历过旧社会的压迫和折磨,经历过为生存而挣扎的苦痛岁月,最后在林区安家,从普通的农家汉子一步步成长为林区光荣的建设者。近日,记者电话采访了姜志良老人,他思路清晰,语气坚定,带领我们重回那个激情燃烧、波澜壮阔的林区开发建设年代。

       人人争当红旗手

       1934年,姜志良出生于一个7口之家,受生活所迫,一家人只能吃糠咽菜,全家人不得已从山东老家坐闷罐车到沈阳谋生。1953年,19岁的姜志良去乌兰浩特投奔亲戚上学。姜志良回忆道,当时,牙克石森林工业局到乌兰浩特选招拖拉机手。招生时,工业局高级工程师翟树森对他们说了林区的气候、工作、生活条件都很差,条件十分艰苦,问他们能克服吗?姜志良斩钉截铁地说:“能!”就这样,包括姜志良在内的300余人在1953年7月,来到海拉尔学习拖拉机驾驶使用技术。同年,他被分配到了图里河。

       当时的林区作业条件十分艰苦、物资缺乏,姜志良和同事们以苦为乐,情绪高昂,人人争当红旗手。大兴安岭林区气温低,大家经常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气温下作业。为确保有足够的生产时间,姜志良每天早晨4点钟起床用火烤车的发动机。

       “外面冷得刺骨,时间长了被冻得没有知觉,只能用雪搓手、搓脸来取暖。为了让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状态,多拉木头,我们一有时间就检修保养车辆,就怕机械出毛病影响生产。”姜志良说,当时林区的吃住条件都很差,睡的是小杆铺,吃的是干菜、咸肉,很少有蔬菜,有的同志因为身体长期缺乏营养而浮肿,坚持不了就回老家了。

       1954年冬,姜志良所在的“斯大林80”拖拉机包车组,共有6人,每天3班倒,人休息车正常运行。有一天,他和助手接班时,已是凌晨1点,在检车时,姜志良发现,车辆的平衡轴出现了裂纹,如不及时抢修,不但会延误生产,还存在安全隐患。

       于是,姜志良和助手二话没说,立即动手卸下平衡轴,连夜步行3个小时到图里河,那一夜气温达到了零下50摄氏度,尽管他戴着狗皮帽子,耳朵还是被冻得起了一个大水泡。他们焊接好平衡轴后,又搭乘运材车返回了小队,没有耽误第二天的生产。

       “在那时,我们小队的木材生产产量始终名列全队榜首。”姜志良话语间透露着自豪。

       刷新运材纪录

       姜志良告诉记者,随着科技发展,图里河林业局从捷克斯洛伐克引进了一批“太拖拉”汽车,备战冬季运材。林业局汽车队缺运材司机,通过机械原理测试后,姜志良从一名拖拉机手成为一名汽车驾驶员,开始了运材生涯。他在运材路上一干就是29年,几乎跑遍了图里河林区的山山岭岭。也是在这一年,姜志良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年仅21岁的姜志良立志在运材路上再创新功。

       汽车队下设两个小队,姜志良担任汽车队原木二小队53青年包车组组长,兼小队团支部书记。他说:“组里4个人,两班倒,工作累,长年休息不好,薄薄的工作服每天都蹭满油渍,有的同志产生了不想干的念头,我就带领大家学毛主席著作,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。在我的带动下,同志们写了‘干一行爱一行’的决心书,完成了党交给的木材生产任务,由于工作表现出色,我和包车组的同志们多次出席林业局、林管局、呼伦贝尔盟、黑龙江省的劳模大会,获得诸多荣誉。”

       1958年,国家建设需要大量木材,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独立自主、自力更生,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。如何用简陋的设备创造出最大的运量,成为每一名运材司机的目标和追求。

       受进口机械配件供应中断等原因制约,林区山上机械化生产出现了困难,大家积极开动脑筋,提出了利用列车式运材等应对办法。姜志良从一次牵引两节拖车开始练习,后来越加越多。与此同时,图里河林业局首创的“汽车运材列车化”新模式,在林区林业生产战线引起轰动并被大力推广。

       同年6月27日,林管局、喜桂图旗党委在图里河林业局召开汽车列车式运材现场会,当天上午,运材司机张凤阁和杨振起合力创造了一次运材202立方米的好成绩。下午,姜志良和助手驾驶着180马力的捷克“太拖拉”汽车,一次牵引双轴拖车12节,一次性的运材量高达233.417立方米,创造了全国汽车运材的最高纪录,比一般汽车的运材量提高了10多倍。从那以后,他的纪录再也没有被打破过。

       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、大兴安岭林管局在1958年6月29日的《内蒙古林业工人报》上发表贺电,姜志良创造全国运材记录的先进事迹也于1958年6月30日刊登《内蒙古日报》一版头题,并获得“林业先进工作者”称号。

周总理的关怀

       1958年11月,姜志良以内蒙古自治区代表的身份,光荣地出席了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。

       会议开幕那天,来自祖国各地的7000多名青年代表云集在北京体育馆。在雷鸣般的掌声中,周恩来总理、朱德委员长、陈毅副总理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登上主席台,向全体代表频频招手致意。

       “我的心在剧烈跳动,热血在沸腾,热泪模糊了双眼,陈毅副总理走过来和我握手,给我戴奖章、发奖旗,这让我万分激动,心里久久不能平静。”说到此处,姜志良老人的声音有些颤抖,虽时隔64年,但姜志良老人永远不会忘记那光荣的时刻。他继续说道:“会议期间,周恩来总理勉励我们,要鼓足干劲,力争上游,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。总理的教导,几十年来一直在鞭策着我、鼓励着我。回到工作岗位后,我一直按照总理的教导,继续发挥光和热……”

       1975年,图里河林业局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,姜志良当选林业局党委常委、工会主席。1979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,他自愿申请重返生产一线从事运材工作。局党委经过认真讨论研究,批准了他的请求。回到车队后,姜志良受到了全队职工的欢迎,他再一次当上了包车组组长,顺利完成了年度生产任务。一年后,姜志良重回工会主席的岗位工作,为一线职工办实事、解难事,服务林业发展。用姜志良的话说,无论是运材车还是人生目标,他的双手都紧握方向盘,向着自己选择的道路不懈努力,无怨无悔。

分享至微信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 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分享至头条
打开头条, 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