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
A+ 大郑荔枝
牙克石市扎实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充分发挥区域统筹作用,引导社区、驻区单位党组织同党员学习教育联搞、党建活动共办、资源成果共享,形成“组织联合、党员聚合、资源整合、工作融合”的共学共建新常态,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建活力,推动整体工作稳中有进、取得实效。
加强制度建设 做好顶层设计
健全工作制度。将社区党建、机关党建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有机融合,建立以《牙克石市关于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》文件为核心,将《牙克石市“十星级”社区管理实施方案》等8个指导性文件为补充的“1+8”制度体系。
明确工作目标。牙市结合实际,提出了“城市党建阵地一体化、社区办公场所最小化、居民活动空间最大化、为民服务措施最优化”、基层社会管理“三改善、六提升、一增强”、在职党员“工作在机关、服务在社区、奉献双岗位”等工作目标。
细化工作任务。牙市对基层党建工作中班子建设、队伍建设、机制建设、基本保障、服务群众5个方面17项主要任务进行了细化、实化、具体化,对各类党组织和党员群体提出了相应工作要求,为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指明了工作方向。
优化组织设置 织密组织之网
明晰基层党组织管理层级。牙市以“条块结合、优势互补”为原则,在全面推行街道“大工委”和社区“大党委”工作机制基础上,理顺街道、社区、小区、楼栋4级基层党组织结构。
构建基层党组织网格化体系。按照“小网格、大党建”理念,将驻区单位党员负责人、管片民警等纳入社区组织,形成基层党组织网格化管理体系。如:建民社区、名都物业公司、就业实训基地等6家单位组建的联合党委,共同推进了区域内各项工作的开展。在社区开设爱心大讲堂,包括瑜伽、声乐、课业辅导等,近千名群众受益;开展就业技能培训,使60多名群众实现再就业。
突出社区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。推广“1341”管理模式,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,抓好党建工作者队伍建设,运用“五步议事法”促进各方联动,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加强。
大力推进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。采取“全区域统筹、多方面联动、各领域融合”的方式,构建街道社区、驻区单位、新兴领域“三位一体”党建工作格局。如:在永兴街道办事处、免渡河镇推行居民区党建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、社会组织党建和区域化党建“三建”融合,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“两个覆盖”。
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。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,确定流动党组织“有工作制度、有活动内容、有活动经费、有工作目标”和流动党员“管理有组织、活动有阵地、学习有资料、党性有保障”的“双四有”目标。成立流动党员“e”站18处、成立网络党支部35个。
强化工作保障 夯实基层基础
强化阵地建设。抓住棚户区改造有利契机,通过多种方式,加强社区建设。2016年整改党员服务中心6个,近7000平方米;2017年新增社区用房面积11300平方米,另有10处社区场所列入规划,面积达10800平方米,其中3500平方米市民活动中心已开工建设。目前,牙市社区办公活动场所总面积达35100平方米。同时,注重提高社区建设标准,提出“五室一厅一台”建设要求,全市45个社区均统一标识、建立党员服务中心。
强化经费保障。全面落实社区党建经费和活动经费,建立福利待遇长效增长机制,每年为社区工作者提高工资100元。2017年,牙市将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,为社区工作者缴纳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,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。
强化人才保障。积极探索社区干部“公职化”,从教育卫生系统、社区干部、退伍军人中考试选聘专职人员到社区工作,享受事业编制待遇。目前,全市共有社区干部363人,平均年龄35周岁左右,大专以上学历达90%以上.
创新党建载体 打造服务品牌
推动基层党组织载体建设。以“双三四五”为目标,开展“一街一特色、一居一品牌”创建活动。如:新风社区率先建立老年大学,目前已开展各类活动讲座20余次,30余位老党员、老干部经常性参与社区服务,使老年人“退而不休、发挥余热”成为社会新风尚。
创建服务群众品牌。创建“职能部门轮驻社区”“在职党员进社区”“为民服务365”等党建服务品牌,社保局、医保局等6个职能部门定期到社区轮驻、为群众代理服务,牙市4900多名在职党员到社区认领岗位、开展服务,形成“按期报到—定岗服务—业绩积分—考评运用”工作链。“七一”期间,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200余次,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260多人。
抓好重要活动。4月6日举行城市基层党建年启动仪式,近300名在职党员参加;6月29日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“不忘初心,继续前进”党员集体宣誓活动,各领域党员500余人参加;“七一”围绕“八个一”主题开展“迎接十九大,做合格党员”系列活动,开展“主题党日”活动360余次,讲专题党课活动350余次,举办党章党规、系列讲话知识竞赛140余次。
探索区域共建 凝聚发展合力
村居联建,形成整体优势。推广“六联一建”党建模式,积极探索“村居党建一体化”。如:库都尔镇改造总面积为1450平方米的库原社区党员服务中心,库原社区、原林经管会党建工作联抓、民生事业联办,形成区域合力;免渡河镇新建面积650平方米的丰收村综合办公楼,丰收村、免辉社区场所共用、活动联搞,共同服务村民居民。
地林共建,共同推动发展。发挥地方和驻在企业各自优势,探索“地林党建一体化”,6个涉林镇均建立了地林党建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,共同推进独具林区特色的城镇化建设。如: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地林双方合力攻坚,在“七一”期间共同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。
共驻共建,服务资源共享。以多功能社区文体活动中心为核心,推动驻区单位和新兴领域党组织将活动场所向社区开放。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、学校、社区等150余个活动场所全部免费定期向群众提供错时服务,提高了群众满意度。